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新疆理化所),于2002 年3 月28 日,在原中國科學院新疆物理研究所和原中國科學院新疆化學研究所 (均于 1961 年成立) 的基礎上整合成立。
新疆理化所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研究所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切實落實黨的全面領導要求。
作為中國科學院在新疆部署的重要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新疆理化所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科學院提出的“四個率先”和“兩加快一努力”要求,努力建成國際上有影響力的知名研究所;認真貫徹落實院工作會議、院黨組重大決策部署,確保院黨組各項要求落實落細。
按照中國科學院院黨組統一部署,新疆理化所完成了研究所“十四五”規劃,部署了2個主攻方向和2個未來前沿方向。在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層面,圍繞國家重大需求,部署了“特殊環境功能材料與器件”主攻方向,聚焦光電、空天、海洋、核工業與集成電路特殊應用環境需求,搶占光電功能晶體源頭創新-技術突破-重大應用的科技制高點,實現抗輻射器件與裝備、極端環境測溫產品自主可控。在“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新疆工作總目標大背景下,圍繞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需求,部署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健康與發展”主攻方向,實現特色藥用資源高效利用,創制系列智能信息新產品,促進區域社會發展。同時,部署了2個新興前沿方向和未來技術:“玄武巖纖維基先進分離材料研究”和“痕量非制式爆炸物仿生傳感技術研究”。
在貫徹落實聚焦主責主業政策方面,研究所在做好“十四五”規劃、積極統籌部署各類項目的申報工作的同時,加強對不良企業和非公司制企業的清理,通過股權轉讓方式清理1家不良企業,注銷4家非公司制企業,不良企業和非公司制企業全部清零。
新疆理化所現有資源化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多語種信息與技術、環境科學與技術、固體輻射物理、晶體材料研究中心6個研究室。擁有1個科技部國家聯合實驗室(中國一烏茲別克斯坦新藥“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1個中國科學院海外研發機構(中國科學院中亞藥物研發中心)、2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干旱區植物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和中國科學院特殊環境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新疆特有藥用資源利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4個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新疆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新疆民族語音語言信息處理實驗室、新疆爆炸物安全科學重點實驗室和新疆物聯網感知與控制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國家發改委工程中心(民族藥關鍵技術與工藝工程研究中心)、3個自治區級工程中心(新疆熱敏材料及元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疆危爆品防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新疆溫度傳感器技術與應用工程研究中心)。擁有所級公共技術中心、大型儀器分析測試中心、輻照試驗中心、新疆軟件評測中心、新疆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適配中心、藥物中試技術中心等多個技術支撐平臺。
截至2021年底,新疆理化所共有在職職工202人。其中科技人員179人、科技支撐人員6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50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67人。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是198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現設有物理電子學,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技術、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工程、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有機化學、藥物化學、中藥學共9個碩士培養點,物理電子學、材料物理與化學、計算機應用技術、有機化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共5個博士培養點,累計培養1486名研究生。共有在學研究生337人(其中碩士生160人、博士生161人、國際學生16人)、在站博士后20人。
2021年,新疆理化所共有在研項目1830項(包括新增項目187項)。其中,主持(或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面上項目28項(新增6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1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4項(新增1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8項(新增6項);主持或承擔基地和人才專項110項(新增28項);承擔中科院先導A類課題/子課題6項、STS項目11項(新增1項)、裝備研制項目8項(新增2項)、基礎前沿科學研究計劃——從0到1原始創新項目2項、前沿科學重點研發計劃1項;承擔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項目/課題17項(新增5項),自治區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11項(新增4項),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36項(新增11項);主持(或承擔)院重點部署項目1項、承擔重點國際合作項目4項(新增1項);承擔院地合作項目1項(新增1項)。
2021年,新疆理化所在國際上率先提出基于氟化硼酸鹽設計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新思路,實現了新晶體設計的突破;自主研發的中藥1.1類創新藥“艾拉片”獲批新藥臨床批件,民族藥“乃孜來顆?!鲍@批烏茲別克斯坦新藥臨床批件,“棉花花總黃酮片”和“乃孜來顆?!眹鴥葐英蚱谂R床試驗;研發出具備圖像智能處理功能的高抗輻射相機、機器人控制板卡及驅動器,應用于中核、中廣核、新松機器人;成功制備了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4英寸NTC熱敏薄膜晶圓,已在多家單位進行應用。
2021年度,申請專利99件(其中中國發明專利96件,國際專利通過PCT途徑申請3件),授權專利45件(中國發明專利44件,國際發明專利1件);登記軟件著作權12項,獲新藥臨床批件1項,獲烏茲別克斯坦新藥臨床批件1項;發表各類科技論文192篇,其中SCI收錄170篇。2021年度新疆理化所獲得新疆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和專用項目類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
新疆理化所聚焦主攻和前沿方向,構建以成果轉化為導向的知識產權全過程管理,推動研究所形成“高質量創造、高標準保護和高效益轉化”的新發展格局。49件知識產權已完成轉化,作價入股金額1380萬,現金轉化金額超過4000萬,技術服務、委托開發和自主實施的實到經費 4500余萬。自主研發抗阿爾茨海默病中藥創新藥“棉花花總黃酮片”轉化金額2000萬,感冒藥“乃孜來顆?!奔夹g轉讓合同金額1200萬。
2021年,新疆理化所控股、參股的一級、二級企業共15家,其中從事研發活動的人數67人。研究所控股企業工業生產總值404.84萬,勞動生產總值931.47萬,全年營業收入1279.75萬,凈利潤264.03萬。
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成效顯著??萍疾空g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具有止痛和局部麻醉作用(活性)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藥物研發》已完成F24的合成工藝優化;中科院對外合作重點項目《新型鹵素硼酸鹽深紫外光電功能晶體的生長技術研究》設計合成出系列鹵素硼酸鹽晶體,顯示了原料優異的非線性光學性能,有望應用于紫外/深紫外領域。
2021年獲批科技部國家外國專家項目6項;獲批中國科學院國際人才計劃國際訪問學者3人,國際博士后1人。烏茲別克斯坦籍專家Sharafitdin Mirzaakhmedov教授獲自治區外國專家“天山獎”。新疆理化所與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植物化學研究所、土耳其阿納多盧大學采用線上線下結合形式共同主辦了“第十四屆天然化合物化學國際研討會”,10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
新疆理化所是新疆物理學會、新疆化學會、新疆生理學會、新疆核學會的掛靠單位及理事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