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始建于1961年。在60年的光輝歲月里,研究所圍繞國家發展戰略,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新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資源化學、多語種信息技術、光電晶體、固體輻射物理、熱敏電阻、環境功能材料、痕量檢測技術等領域為國家和新疆科技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近五年,研究所實現1個新藥轉化并進入II期臨床,4個品種在中亞地區注冊上市,建設完成“中國科學院中亞藥物研發中心”;研發了6個實用化多語言機器翻譯系統,部分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系列成果在新疆發展中獲得廣泛應用;圍繞航天發展和元器件自主可控需求,開展輻射效應機理、試驗方法、加固原理研究,成果服務于航天型號工程和國產元器件研制,擁有國際先進、國內唯一的元器件累積輻射效應試驗平臺;面向國家在激光技術等領域重大需求,建成了國際先進模擬設計-合成制備-晶體生長-性能測試-應用評估為一體的原始創新研發平臺,研制出ABF族深紫外倍頻晶體和大尺寸高性能CB2深紫外雙折射晶體,創制出格蘭棱鏡器件。新藥、特種熱敏材料與器件、新型分離材料、棉桿制備活性炭等完成成果轉化。2021年獲得自治區科技獎一等獎3項。國家杰青、國家優青等高端人才數量、授權專利數量、人均科研經費始終位于新疆的最前列。
研究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提高政治站位。按照中科院2022年度工作會議精神要求,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擔當,研究所將“四個率先”和“兩加快一努力”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和檢視工作成效的標準,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凝練學科布局,高質量完成了“十四五”規劃編制。進一步明確“國家隊”“國家人”的定位,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搶抓機遇、攻堅克難,乘勢而上,以“強基礎、抓攻關、聚人才、促改革”為重點,統籌推動各項工作落實。突出重點、做強長板,加強優勢學科建設,加快打造光電晶體等研究方向原始創新策源地,加快維藥創制、輻射物理等研究方向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率先建成新疆和中亞地區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內特色鮮明、中亞有影響力的一流科研機構, 努力把研究所“十四五”規劃的美好藍圖變為生動現實,為建設科技強國、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做出新的貢獻。
在此,謹向長期以來幫助、支持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改革創新發展的有關部門和各界朋友致以誠摯感謝和良好祝愿!“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熱忱歡迎海內外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業及社會各界與我所開展廣泛而卓有成效的合作,共謀發展。歡迎海內外科技同行和優秀學子加入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共同創造研究所美好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