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特有藥用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于2002年4月經自治區科技廳批準成立,是自治區首批省級重點實驗室,2009年12月被科技部批準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1. 總體定位
實驗室緊緊圍繞國家和新疆的戰略需求,堅持以科技創新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中亞干旱區特種藥用資源為對象,研究藥效物質基礎、生物活性與作用機理、結構修飾與構效關系,為新藥研發提供先導化合物或活性組分;建立功能配套的創新藥物研發平臺,開展新藥研究和關鍵技術開發,促進干旱區特色生物產業發展和優勢資源可持續利用;廣泛開展國內外科技合作,把實驗室建成中亞一流、國際知名的干旱區天然藥物、民族藥現代化發展的研究基地。
2. 主要研究方向及目標
以特有藥用資源為研究對象,以民族醫藥學、天然藥物化學、生物有機化學為基礎,運用現代分離技術,依托現代化提取分離、功能研究技術平臺,開展民族藥的藥效物質基礎及作用機理研究,為維吾爾藥現代化和可食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奠定基礎;努力將我室建設成為干旱區天然藥物、民族藥現代化發展及中西亞地區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的一流實驗室。
3. 主要研究內容
本實驗室圍繞特色藥用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以藥用資源活性成分結構、功能與作用機理為核心,以民族藥用資源功能成分研究為突破口,運用植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先進手段,發現與表征功能獨特的組分和結構新穎的先導化合物,闡明特色藥用成分和食品功能因子的作用機理,結合產業化關鍵技術工藝研發,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
4. 實驗室的地位與影響力
實驗室在新疆特色藥用資源的開發利用、民族藥物質基礎研究、生物活性篩選及作用原理等方面的研究已有相當的積累,在民族醫藥領域已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績,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已成長為民族藥研究開發領域的重要力量,通過努力搭建技術創新、集成、轉移平臺,東聯西合,與周邊具有相近宗教信仰和用藥習慣的中亞國家建立了緊密的聯系,逐步發揮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和大陸橋經濟紐帶作用,為優勢資源可持續利用,提高中醫藥文化在中亞國家的影響力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中亞地區天然藥物化學研究領域也頗具影響力。